蒸压釜是大型压力容器,用于灰砂砖、粉煤灰 砖、加气混凝土砌块、新型轻质墙体材料、混凝土 管桩等建筑制品的蒸压养护。蒸压釜承受交变载荷, 釜体与釜盖采用快开门方式连接,是容易发生事故 的压力容器。虽然蒸压釜属于中压压力容器,但是 由于蒸压釜体积大,运行时蕴藏巨大能量(PV大), 所以一旦发生爆炸事故,必将造成严重后果。
金华地区属于南方喀斯特地貌,地区内石灰岩 资源丰富,因此也成了水泥、灰砂砖、粉煤灰砖、 加气混凝土砌块、新型轻质墙体材料、混凝土管桩 等建筑制品的集中地,市内有多家轻型砖生产厂家, 因此锅炉、蒸压釜是这里生产企业的主要生产设备, 一般生产厂家都有多台蒸压釜用于生产。该类蒸压 釜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也势必关系到企业的直接生 死存亡,保障该类特种设备安全也是我们质监部门 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检验过程发现如下常见问题: (一)无快开门联锁装置或联锁装置功能不全甚至 损坏。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快 开门式压力容器必须安装安全联锁装置,并具有两 个功能:一是当快开门达到预定关闭部位,方能升 压运行;二是当压力容器内部压力完全释放,方能 打开快开门。蒸压釜是快开门式压力容器,当然要 装安全联锁装置。
我国发生蒸压釜的爆炸事故,多数与安全联锁 装置损坏或功能不齐全有关(这并不是说蒸压釜存在其它缺陷不会导致爆炸事故)。可以说,安全联 锁装置是确保蒸压釜安全运行最重要的手段。
我市目前在用的蒸压釜应该基本上都装有安全 联锁装置。但是,仍有一些单位对安全联锁装置的 重要性认识不足,装置损坏了也不及时修理。有的 是操作人员贪图方便,擅自拆除联锁装置(不排除 管理人员授意的可能)。有的单位蒸压釜间设置联 通管及余热余压回收装置,这对于企业节能减排的 好事。但该类企业的通过节能改造完成的余热余压 回收装置没有安装安全联锁装置,这与《固定式压 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要求显然是不相符的。
从蒸压完成的釜往其他蒸压釜里输送蒸汽,与锅炉 进汽管往蒸压釜里输送蒸汽,除了压力不同外本质 上并无什么不同。据了解,过汽完成时,两釜压力 达0.35~0.45MPa,如果这时釜门关闭不到位而滑 脱,其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因此,通过节能改造 完成的余热余压回收装置也应与快开门安全联锁装 置相互作用,保障生产安全。
(二)腐蚀 常见蒸压釜的腐蚀大致有两种: 1.氧腐蚀 氧腐蚀几乎发生在釜内各个部位,但以釜顶最 为严重,主要是因为釜内空气中氧的作用。为了减 轻氧腐蚀,升压去前应将釜内空气抽走。抽走釜内 的冷空气,可缩短釜的升温时间,这是一举两得的 措施。
2.电化学腐蚀 电化学腐蚀发生在釜底,是空气及蒸汽中的氧、 冷凝水、釜底沉积物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要减 轻腐蚀的速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1)减少釜内的氧含量。除了上面所说的抽真 空外,锅炉给水除氧(按规定10/h才有此要求) 以减少蒸汽中带氧。
(2)及时排放冷凝水,减少釜底冷凝水的积存 量。使用单位要经常检查排水管,发现堵塞的应及 时疏通。如发现釜底焊缝过高,影响冷凝水的排放, 可以将焊缝打磨至与母材平滑过渡。
(3)定期清理釜底沉积物。
3.裂纹 蒸压釜上发现的裂纹都为疲劳裂纹,最常见的 是釜齿根部裂纹,这跟蒸压釜的结构特点以及承受 交变载荷的运行情况有关,作为使用单位是难以避 免这些裂纹的产生。
4.机械损伤 制品和装载小车进出釜的过程中边角及其他金 属件和釜内壁碰伤或刮伤。机械损伤除了使釜体壁 厚减薄,还有可能破坏表面保护膜加速腐蚀速度。
因此应在釜内轨道间增设间隔布置的悬离釜底的托 辊,避免直接与釜体接触。
5.基础下沉 基础下沉有多方面的原因,基础设计或施工不 当造成的,下沉位置没有规律可循;冷凝水排放不 及时,釜底和釜顶间温度差超过40℃时,釜体将开 始上拱变形(超过70℃有可能釜体材料屈服而损 坏),结果造成两端基础下沉。
6.保温层腐蚀破损 蒸压釜为了提高运行效率,多少设有保温层, 在检验过程中发现,蒸汽排放管附近保温层外皮腐 蚀破损,保温材料脱落,久而久之,在蒸汽长期作 用下,保温层脱落处釜体母材也会腐蚀减薄,影响 安全运行。
7.安全附件设计不合理 本中心在监检过程中发现,120m2蒸压釜只设 置了DN50全启式安全阀一只,其安全阀排放量计 算按照充装70%产品时的容积计算,或者供气流速 选择按国家标准底线选择,导致安全阀排放管通径 大大小于进气管通径,若压力源头超压使得安全阀 泄放量达不到排放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