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起重机械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缺陷
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起重机械的部件难免会出 现磨损或安全保护装置失效等的问题,如不及时解 决,就会给起重机械的运行埋下了隐患。这些安全 隐患与缺陷通常存在于起重机械的电气控制系统、 机械部件、金属结构以及日常使用和维护保养中。
1.1电气控制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
1.1.1金属结构接地存在的安全隐患 金属结构的接地问题是最常见的安全隐患。目前所用的起重机械供电系统主要是34的形式,而且起重机械的轨道是其中的一种接地保护。事实上, 这样的结构是不符合标准的。根据有关规定:起重 机的电源采用30+PE的供电系统的,轨道不可以 作为接地保护的回路。这主要是因为,当接地电流 流经滚轮和轴承时,接地的电阻会比较大,起重机 结构对地的电位会提高,这样就会威胁到人身安全。
1.1.2电气元件及线路存在的安全隐患 关键的电气元器件一旦受到损害其作用就发挥 不了。这些损害主要表现在:元件质量不合格和使 用的期限不达标。这对电气装置的使用性能有严重 的影响作用,例如:在起重过程中,灭弧罩常常因 为振动问题而发生脱落,长期以往,如果没有进定 期的检查维修,那么接触器就会烧损。再如大小车 滑线器的检查维护,由于灰尘等原因而容易导致接 触不良,或者由于严重受机械油污及灰尘的覆盖, 起重机的使用性能就会严重受到影响。
1.2金属结构存在的安全隐患 板厚和连接问题是主要安全隐患。自2014年1 月1日起,起重机械的制造监检被取消,起重机械 的质量下降非常明显,而且板的厚度根本没有达到 设计的要求。在长期使用中,其缺点和安全隐患就 会暴露出来。螺栓连接问题是另一个安全隐患。按 照相关标准要求,起重机械使用高强度螺栓进行连 接时,一定要保证一栓一平垫一螺母的连接方式。
在检验中却经常发现起重机械是使用弹簧垫的,而 不是按标准来进行连接的。在使用中,如果弹簧垫 一旦被压碎,机械的连接就会松动,从而影响起重 机械的安全运行。
1.3安全保护装置的安全隐患 在用的起重机械中,设备老化是最常见的安全 隐患。由于长时间的使用,在维修护理过程中,如 果得不到专业或及时的检测,起重机上安全保护装 置容易故障甚至失效。这样在使用过程中就会出现 各种预想不到的问题。制动器失灵是起重机械中最 严重的安全隐患。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厂家没 有按照技术标准来安装两个的制定装置,因而容易 出现起重机械制动器失灵的问题。再者就是由于过 度磨损而造成制动器失灵。
1.4起重机械日常使用和维护保养存在的安全 隐患 起重机械的使用不正确会增大设备故障的频 率、降低可靠性和安好率,导致事故率高。再者如 果操作人员不重视系统的保护,只要起重机能够运 行就不理会起重机的短路和零位等保护装置的情 况,这样会增加事故的发生几率,带来严重的后果。
为了避免由于起重机运行中的振动使电气连锁开关 动作带来的麻烦,起重机械的操作人员将各门连锁 开关进行短接。这样起重机就长期处于开门走车的 状态,增加了坠落和剪切的危险。
2起重机安全管理中的措施
2.1在起重机基础、拆装方面进行质量控制 起重机的基础与起重机抗倾覆的能力有密切 的关系。在起重机发生事故中,最常见的就是倾 翻倒塌的事故。究其原因,就是起重机的基础质 量存在问题。因此,为了保证基础的稳定,在对 起重机进行拆装时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一是 必须保证基础砼的强度要在设计值的80%及以上 再进行安装;二是基础预埋的螺栓一定要规范, 同时防排水的工作要做好;三是在装拆前一定要 做好基础的检查,而且装拆的队伍要经过专门的 培训,并且拥有相关资质,持证上岗;四是安装
完成后专业人员要进行调试,然后再制定装拆的 方案,相关的负责人要审核并签字,保证装拆过 程的安全。
2.2加强安全检查和安全操作管理 起重机无论是安装过程还是使用期间,严格的 检查不可缺少,重点检查的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 检查塔身,即查看各部位的质量;二是检查易损部 位和吊具,确保符合相关的规定。这些检查目的是 做好预防,通过恰当的动态检查来做好预防管理, 同时要记录好相应的检查维护情况。
2.3操作人员要持证上岗 要加强起重机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提 高其实际操作技能,确保在相关安全操作的规程 和制度下进行起重机的操作,坚决查处无证操作 和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情况,一旦发现一定要严 肃处理,决不姑息。为了确保安全,起重机的操 作人员一定要持证上岗,而且在操作过程中要严 格按照操作的规程来进行操作,禁止一切违章和 野蛮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