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复合材料细观力学Mori-Tanaka方法,使用Digimat软件预测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宏观弹性常数,建立复合材料细观和宏观力学响应间的耦合关系;考虑了复合材料的制造缺陷,采用逆向回归迭代法对基体材料的弹性常数进行修正;基于ABAQUS软件和Digimat软件耦合的计算平台,在复合材料板弹簧有限元模型中调用Mori-Tanaka细观本构模型,考虑复合材料的细观损伤,引入纤维和基体的失效准则进行宏细观耦合模型渐进失效的数值模拟,实现复合材料板弹簧的极限载荷预报,并通过复合材料板弹簧的极限载荷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复合材料板弹簧的试验断裂位置与模拟预测的断裂位置基本一致,极限载荷试验值与预测值的偏差为5.1%。
所属栏目
物理模拟与数值模拟中央财政创新团队专项资金项目(0420036017)
收稿日期
2016/6/32017/6/11
作者单位
丁智平:湖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株洲 412007
樊凯:湖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株洲 412007湖南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株洲 412007
张亚新:湖南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株洲 412007
李再轲:湖南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株洲 412007
王甲世:湖南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株洲 412007
曾家兴:湖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株洲 412007
备注
丁智平(1956-),男,湖南桃江人,教授,博士
引用该论文:
DING Zhiping,FAN Kai,ZHANG Yaxin,LI Zaike,WANG Jiashi,ZENG Jiaxing.Progressive Failure Analysis and Ultimate Load Prediction of Composite Leaf Spring[J].Materials for mechancial engineering,2017,41(7):91~97
丁智平,樊凯,张亚新,李再轲,王甲世,曾家兴.复合材料板弹簧渐进失效分析与极限载荷预报[J].机械工程材料,2017,41(7):91~97
参考文献
【1】
袁裕生,顾里之. 复合材料在机械工业中的发展前景[J]. 机械工程材料,1981(1):3-6.
【2】
杜善义,吴林志. 复合材料的细观力学研究[C]//"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3】
MORI T, TANAKA K. Average stress in matrix and average elastic energy of materials with misfitting inclusion[J]. Acta Metallurgica. 1973, 21(5):571-574.
【4】
郭素娟,康国政.SiCp/6061Al复合材料高温单轴拉伸时相关棘轮行为的细观本构模型[J].机械工程材料,2014, 38(5):99-103.
【5】
梁军,杜善义. 弹塑性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细观研究[J]. 固体力学学报, 2000, 21(4):361-365.
【6】
黄争鸣,刘凌. 基于纤维和基体原始性能计算复合材料强度的桥联理论[C]//第17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复合材料力学分论坛)论文集. 北京:[出版者不详],2012.
【7】
赵琳,张博明. 基于单胞解析模型与渐进损伤分析的复合材料强度预报[D].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
【8】
杨德旭,祝海峰. 复合材料板簧研究进展[J]. 玻璃钢/复合材料,2014(10):84-89.
【9】
李宇菲. 复合材料汽车板簧的优化设计及有限元分析[D].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2012.
【10】
边文凤,李未. 复合材料板簧副簧的优化设计[J]. 机械设计与制造,2006(9):29-31.
【11】
SUBRAMANIAN C, SENTHILVELAN S. Joint performance of the 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propylene leaf spring[J]. Composite Structures, 2011, 93(2):759-766.
【12】
CHRISTENSEN R M. A critical evaluation for a class of micro-mechanics model[J]. Journal of the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Solids, 1990, 38:379-404.
【13】
张林,吴林志. 复合材料层合板的逐渐失效分析[D].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9.
【14】
MATZENMILLER A, LUBLINER J, TAYLOR R L, A constitutive model for anisotropic damage in fiber-composites[J]. Mechanics of Materials, 1995, 20(2):125-152.
【15】
樊凯,丁智平,张亚新,等.汽车复合材料板弹簧单向层压板的性能研究[J]. 汽车实用技术,2015(2):15-17.
【16】
张旭. 复合材料层合板面内剪切的检测与分析[J]. 玻璃钢/复合材料,2012(2):1-7.
【17】
徐琪. 复合材料面内剪切性能测试方法的研究[J]. 玻璃纤维,2012(3):6-10.
【18】
MSC软件公司.多尺度非线性复合材料建模平台-DIGIMAT[J]. 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2014(3):34-40.
【19】
杜善义.复合材料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3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