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位置:标准分享网>机械工程材料论文>新型无取向电工钢在退火过程中组织和织构取向的演变
新型无取向电工钢在退火过程中组织和织构取向的演变
  • 资料大小:

  • 更新时间:

    2010-08-15

  • 授权方式:

    共享学习

  • 资料格式:

    PDF

  • 软件等级:

  • 官方主页:

    http://www.ndt88.com

资料简介

通过金相分析和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研究了一种新型含铜无取向电工钢在950 ℃退火不同时间(3~180 s)空冷后的组织和织构取向的演变。结果表明: 该钢在退火3 s时的主要织构为α和γ线织构, {100}〈110〉织构最强; 退火20 s时织构以〈111〉〈112〉、{111}〈110〉、{112}〈110〉、高斯织构和立方织构为主, 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 高斯织构和立方织构强度呈减弱趋势; 合理控制保温时间有利于提高{100}、{110}面织构的占有率。

所属栏目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08AA03Z5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971026)

收稿日期

2010/8/152011/4/18

作者单位

胡冠桥: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 100083
曾燕屏: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 100083
王立军: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 100083
陈海林: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 100083
崔会杰: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 100083

备注

胡冠桥(1981-), 男, 湖北黄冈人, 助理工程师, 硕士。

引用该论文:

HU Guan-qiao,ZENG Yan-ping,WANG Li-jun,CHEN Hai-lin,CUI Hui-jie.Evolution of Microstructure and Texture Orientation of A New Non-oriented Electrical Steel during Annealing[J].Materials for mechancial engineering,2011,35(9):45~47
胡冠桥,曾燕屏,王立军,陈海林,崔会杰.新型无取向电工钢在退火过程中组织和织构取向的演变[J].机械工程材料,2011,35(9):45~47


被引情况:

【1】

马良,项利,仇圣桃,赵沛, "双辊薄带连铸3.98%Si-0.71%Al无取向硅钢的组织、织构和磁性能",机械工程材料 38, 47-51(2014)
参考文献

【1】

何忠治.电工钢[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7.

【2】

董浩,赵宇,喻晓军,等.二次冷轧压下率对无取向电工钢薄带磁性能和织构的影响[J].钢铁,2008,43(5):80-83.

【3】

MAO W.Modeling of rolling texture in aluninum[J].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1998,257(12):171-177.

【4】

PARK, SZPUNAR J A.Evolution of recrystallization texture in nonoriented electrical steels[J]. Acta Materialia,2003,51:3037-3051.

【5】

杨平, 李志超, 毛卫民, 等.钢中{111}〈112〉再结晶织构的形成[J].材料热处理学报,2009,30(3):46-52.

标准分享网无损检测论文频道,免费下载【新型无取向电工钢在退火过程中组织和织构取向的演变】,仅供学习使用,不得商用,如需商用请购买正版新型无取向电工钢在退火过程中组织和织构取向的演变。谢谢合作

【关键词】 无取向电工钢 退火 织构  胡冠桥 曾燕屏 王立军 陈海林 崔会杰

猜下面文档对你有所帮助
机械工程材料论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