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位置:标准分享网>机械工程材料论文>液氮冷却磨削淬火后42CrMo钢的组织与硬度
液氮冷却磨削淬火后42CrMo钢的组织与硬度
  • 资料大小:

  • 更新时间:

    2015-06-07

  • 授权方式:

    共享学习

  • 资料格式:

    PDF

  • 软件等级:

  • 官方主页:

    http://www.ndt88.com

资料简介

用液氮作为冷却液对调质态42CrMo钢进行磨削淬火试验, 之后对试验钢进行空冷和深冷处理, 研究了淬硬层的组织、硬度和表面粗糙度, 并将其组织与乳化液冷却磨削淬火试验钢的淬硬层组织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与乳化液冷却磨削淬火相比, 液氮冷却磨削淬火后, 淬硬层中的马氏体更加细小; 深冷处理后, 淬硬层中的的马氏体和碳化物增多; 随着磨削深度增加, 液氮冷却磨削淬火试验钢淬硬层的厚度、峰值显微硬度和表面粗糙度均增大。

所属栏目

试验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04082)

收稿日期

2015/6/72016/5/23

作者单位

刘克铭: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学院, 阜新 123000
孙建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学院, 阜新 123000
马 壮:辽宁科技学院, 本溪 117000
张连勇: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学院, 阜新 123000

备注

刘克铭(1977-), 男, 辽宁阜新人, 副教授, 博士。

引用该论文:

LIU Ke-ming,SUN Jian-qiang,MA Zhuang,ZHANG Lian-yong.Microstructure and Hardness of 42CrMo Steel after Liquid Nitrogen Cooling Grind-Hardening[J].Materials for mechancial engineering,2016,40(9):10~13
刘克铭,孙建强,马 壮,张连勇.液氮冷却磨削淬火后42CrMo钢的组织与硬度[J].机械工程材料,2016,40(9):10~13


参考文献

【1】

李伯民,赵波.现代磨削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

BRINKSMEIER E, HEINZEL C, BOEHM C, et al. Simulation of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and metallurgicaltrans formation in grinding by using the finite-element method [J]. Annals of WGP, 2003,10(1):9-14.

【3】

陈学文.湿磨温度场的理论研究及有限元仿真[D].天津:天津大学,2007.

【4】

张磊,葛培琪,张建华,等.40Cr钢磨削强化的试验与数值仿真[J].机械工程学报,2006(8): 60-64.

【5】

杨刚,杜长龙,韩正铜.外圆磨削强化中的磨削力研究[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8(5):102-104,119.

【6】

马占龙,韩正铜,杜长龙.磨削淬火技术的应用展望[J].煤矿机械,2008,29(3):6-7.

【7】

刘菊东,王贵成.磨削淬硬工艺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现代制造工程,2003(11):81-83.

【8】

刘克铭,刘波,马壮,等.干磨和湿磨对42CrMo钢磨削强化的影响[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12,35(1):65-67.

【9】

刘克铭,马壮,张连勇,等.42CrMo钢磨削淬火强化层的显微组织和磨损性能[J].机械工程材料,2012,36(5):58-61.

【10】

刘克铭,马壮,张连勇,等.磨削淬硬技术研究现状[J].热加工工艺,2012,41(2):208-210.

【11】

葛长路,张广增,陈大魁.5CrMnMo淬火加热保温时间对组织性能的影响[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6(1): 109-114.

【12】

石荣剑,岳丰田,张勇,等.液氮冻结管壁温度的分布规律[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3(1):12-18.

【13】

池震宇.磨削加工与磨具选择[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1990.

【14】

陈章燕.外圆和平面磨削时磨削力的计算公式[J]. 机械,1990,11(4):40-43.

标准分享网无损检测论文频道,免费下载【液氮冷却磨削淬火后42CrMo钢的组织与硬度】,仅供学习使用,不得商用,如需商用请购买正版液氮冷却磨削淬火后42CrMo钢的组织与硬度。谢谢合作

【关键词】 磨削淬火 液氮冷却 显微硬度 马氏体 42CrMo钢  刘克铭 孙建强   张连勇

猜下面文档对你有所帮助
机械工程材料论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