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位置:标准分享网>无损检测论文>基于直通波抑制的超声TOFD图像缺陷检测新方法
基于直通波抑制的超声TOFD图像缺陷检测新方法
  • 资料大小:

  • 更新时间:

    2009-09-01

  • 授权方式:

    共享学习

  • 资料格式:

    PDF

  • 软件等级:

  • 官方主页:

    http://www.ndt88.com

资料简介

为了能够精确定位并识别出近表面缺陷在低合金厚板对接焊缝中的位置, 对其超声衍射时差法的D扫描图像进行了处理。为了准确定位缺陷深度, 提出了基于峰值检测算法的直通波拉直技术; 为了能够识别出近表面缺陷, 在直通波拉直的基础上引入了基于A扫描线能量分布算法的直通波消除技术。试验结果表明, 该技术有效地提高了对近表面缺陷的识别能力。利用该技术能够更准确地定位缺陷的深度, 更清晰地识别出近表面缺陷, 实现缺陷的精确定位与识别。

所属栏目

科研成果与学术交流

收稿日期

2009/9/1

作者单位

陈 伟:广东省超声电子重点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汕头 515041
詹红庆:广东省超声电子重点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汕头 515041
杨贵德:广东省超声电子重点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汕头 515041
周少武:广东省超声电子重点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汕头 515041

备注

陈 伟(1962-), 男, 工程师, 汕头超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仪器分公司总经理兼技术开发中心技术总监, 主要从事超声模拟电路设计及信号处理方面的研究。

引用该论文:

CHEN Wei,ZHAN Hong-Qing,YANG Gui-De,ZHOU Shao-Wu.A New Defect Detection Method of Ultrasonic TOFD Image Based on Through Wave Suppression[J].Nondestructive Testing,2010,32(6):402~405
陈 伟,詹红庆,杨贵德,周少武.基于直通波抑制的超声TOFD图像缺陷检测新方法[J].无损检测,2010,32(6):402~405


被引情况:

【1】

陈振华,胡怀辉,卢超, "基于超声TOFD法直通波幅度分布的近表面缺陷检测",无损检测 35, 47-50(2013)

【2】

陈振华,胡怀辉,卢超, "基于超声TOFD直通波及神经网络的近表面缺陷自动识别",无损检测 36, 14-17(2014)

【3】

严祯荣,陈学东,罗晓明, "螺旋管圈水冷壁鳍片焊缝专用超声检测技术",无损检测 37, 57-60(2015)
参考文献

【1】

沈建中.超声成像技术及其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J].无损检测, 1994, 16(7): 202-206.

【2】

李伟, 罗雄彪.基于相关技术的超声检测信号处理[J]. 无损检测, 2005, 27(6): 297-299.

【3】

迟大钊.基于超声TOFD法的焊缝缺陷表征研究[D].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 140-267.

【4】

Atkinson I. High2accuracy defect sizing for CRDM penetration adapters using the ultrasonic TOFD technique[J]. Insight: Non2-Destructive Testing and Condition Monitoring, 1995, 37(3): 175-178.

【5】

Betti F, Guidi A, Raffart B, et al. TOFD – the emerging ultrasonic computerized technique for heavy wall pressure vessel welds examination[EB/OL]. [1999-9]. http: //www.ndt.net/article/vo4n09/nardoui.htm.

【6】

赵新玉, 刚铁, 袁媛.薄钢板点焊接头超声信号分析[J].焊接学报, 2005, 11(25): 101-109.

标准分享网无损检测论文频道,免费下载【基于直通波抑制的超声TOFD图像缺陷检测新方法】,仅供学习使用,不得商用,如需商用请购买正版基于直通波抑制的超声TOFD图像缺陷检测新方法。谢谢合作

【关键词】 超声衍射时差法 峰值检测算法 直通波 能量分布算法    詹红庆 杨贵德 周少武

猜下面文档对你有所帮助
无损检测论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