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位置:标准分享网>无损检测论文>细长工件轴向超声检测中迟到波的形成机制及特性
细长工件轴向超声检测中迟到波的形成机制及特性
  • 资料大小:

  • 更新时间:

    2018-04-18

  • 授权方式:

    共享学习

  • 资料格式:

    PDF

  • 软件等级:

  • 官方主页:

    http://www.ndt88.com

资料简介

根据超声波传播过程的仿真结果,提出波线-波面动态演化简化分析模型,以说明迟到波的形成机制及特性。分析认为,掠入射纵波是移动性头波的波源,以临界角传播的头波(横波)在相对侧的波型转换(转为纵波)后形成了迟到波;头波继续在相对侧反射形成了迟到波回波序列;由于主声束能量部分地逐渐转换为头波的能量积聚,造成了迟到波波幅可能大于底波波幅的现象。利用迟到波的一些特性,有益于更好地进行超声无损检测,波线-波面动态演化分析模型有助于一般超声检测问题的分析。

所属栏目

科研成果与学术交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605468);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创新基金资助项目(2015PY-07)

收稿日期

2018/4/18

作者单位

蔡桂喜:中国科学院 金属研究所, 沈阳 110016
沈建中:中国科学院 声学研究所, 北京 100190
沙高峰:俄亥俄州立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Ohio 43221
张博:中国科学院 金属研究所, 沈阳 110016
朱洪玲:中国科学院 金属研究所, 沈阳 11001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合肥 230026
陈曦:中国科学院 金属研究所, 沈阳 110016
刘畅:中国科学院 金属研究所, 沈阳 110016

联系人作者

张博(zb@imr.ac.cn)

备注

蔡桂喜(1965-),男,研究员,主要从事材料无损检测与评估方面的研究工作

引用该论文:

CAI Guixi,SHEN Jianzhong,SHA Gaofeng,ZHANG Bo,ZHU Hongling,CHEN Xi,LIU Chang.The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layed Wave Echoes in the Slender Piece by Axial Ultrasonic Inspection[J].Nondestructive Testing,2018,40(7):1~8
蔡桂喜,沈建中,沙高峰,张博,朱洪玲,陈曦,刘畅.细长工件轴向超声检测中迟到波的形成机制及特性[J].无损检测,2018,40(7):1~8


参考文献

【1】

应崇福. 超声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

【2】

沈建中,应崇福.掠入射脉冲纵波在带形裂缝上的散射-光弹方法实验验证[J].声学学报, 1989,14(3):215-217.

【3】

沈建中,应崇福.掠入射脉冲纵波在带形裂缝上的散射-一二级近似解、声学学报[J].1989,14(2):81-91.

【4】

诸国桢,孙耀,傅德永. 用动态光弹法记录的超声脉冲沿固-固界面的传播过程[J].应用声学,2004,23(2):7-10.

标准分享网无损检测论文频道,免费下载【细长工件轴向超声检测中迟到波的形成机制及特性】,仅供学习使用,不得商用,如需商用请购买正版细长工件轴向超声检测中迟到波的形成机制及特性。谢谢合作

【关键词】 超声波 掠入射 头波 迟到波  蔡桂喜 沈建中 沙高峰 张博 朱洪玲 陈曦 刘畅

猜下面文档对你有所帮助
无损检测论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