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位置:标准分享网>无损检测论文>无损检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探索——南昌航空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国家特色专业建设
无损检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探索——南昌航空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国家特色专业建设
  • 资料大小:

  • 更新时间:

    2010-10-23

  • 授权方式:

    共享学习

  • 资料格式:

    PDF

  • 软件等级:

  • 官方主页:

    http://www.ndt88.com

资料简介

在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大背景下,“特色决定生存”已经日益成为共识。南昌航空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在经过长期的“突出无损检测特色,加强专业建设”的努力之后,取得了“学生受益、行业满意、社会认同”的良好人才培养效果,并于2007年成为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实践教学是特色专业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内容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最后介绍了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效果。

所属栏目

教育与培训江西省教改课题资助项目(JXJG-09-7-17)

收稿日期

2010/10/23

作者单位

卢超:无损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昌航空大学,南昌330063
邬冠华:无损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昌航空大学,南昌330063
任吉林:无损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昌航空大学,南昌330063
陆铭慧:无损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昌航空大学,南昌330063

备注

卢超(1971-),男,教授,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现任中国无损检测学会超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主要从事超声检测技术的教学、科研及工程应用。

引用该论文:

LU Chao,WU Guan-Hua,REN Ji-Lin,LU Ming-Hui.Exploration of the Practice Teaching Architecture for Nondestructive Testing Specialty——A Case Study of Construction of State-Level Feature Specialty of “Measurement, Control Technology and Instrumentation” in Nanchang Hangkong University[J].Nondestructive Testing,2011,33(8):59~64
卢超,邬冠华,任吉林,陆铭慧.无损检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探索——南昌航空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国家特色专业建设[J].无损检测,2011,33(8):59~64


被引情况:

【1】

游泳,夏纪真,邢秀文,张国才, "关于中国无损检测专业学历教育人才培养的思考",无损检测 37, 77-80(2015)

【2】

宋学平,李来军,李光植, "高职“职业素质本位”无损检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构与实践",无损检测 38, 68-73(2016)
参考文献

【1】

任吉林.南昌航空大学无损检测三十年[J].无损检测,2008,30(4):248-249.

【2】

曲家惠,程秀莲.特色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创新[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5(3):30-31.

【3】

易荣华,潘岚.特色专业建设的理念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7(10):57-59.

【4】

刘彬让.试论高等学校的特色专业建设[J].高等农业教育,2008(3):47-49.

【5】

沈建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几个热点问题和技术[J].无损检测,2005,27(1):24-26.

【6】

李衍.相控阵超声检测国际动态[J].无损检测,2009,31(1):56-60.

【7】

董为荣,帅建,管道超声导波检测技术[J].管道技术与设备,2006(6):21-23.

【8】

郑晖,胡斌,林树青.国外TOFD检测标准及比较[J].无损检测,2007,29(3):150-154.

【9】

陈光,丁克勤,梁丽红.便携式DR和CR成像技术在焊缝检测中的应用[J].无损检测,2009,31(6):494-496.
标准分享网无损检测论文频道,免费下载【无损检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探索——南昌航空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国家特色专业建设】,仅供学习使用,不得商用,如需商用请购买正版无损检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探索——南昌航空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国家特色专业建设。谢谢合作

【关键词】 特色专业 无损检测 实践教学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人才培养  卢超 邬冠华 任吉林 陆铭慧

猜下面文档对你有所帮助
无损检测论文排行